ABRSM Piano 2020/21 Grade 6 – B1 教學分享

Mazurka in G minor, Op. 67 No. 2 – Chopin – Grade 6 Piano B1

簡介:

瑪祖卡,原文Mazurka,又稱Mazurek,波蘭舞曲,發源於三種三拍子的波蘭舞曲:重音位置多變、力度較強、速度較快的瑪祖卡;緩慢平穩,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庫亞維亞克,以及重音多在每兩小節中第二小節末拍上的輕盈飛快的奧別列克。它的音樂,都是三拍子的,速度比圓舞曲慢,通常強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每個樂句常常收在第二拍上。第一拍往往包含一長一短的兩個音符。

肖邦的《瑪祖卡舞曲》,是集合上述三種舞曲的特點創作出來的。多看或多聽瑪祖卡的視頻和音頻,能了解這種舞曲的風格和特徵,對如何演繹這首歌曲有幫助。

歌曲影片:

歌曲注意重點如下:

歌曲開場的曲調是如歌聲般的旋律,建議放鬆手臂,讓手臂的重量能直接傳遞到手指,並在手指之間轉移, 從第一個到第二個,到下一個 ,這樣音與音之間便會非常連貫,製造出如歌唱般的連奏。 與此同時,左手大量的和弦都在弱拍上,左手力度需要控制輕才能營造出 舞蹈的輕盈效果。

在第14和54小節, 手較小的演奏者可以在踏板的輔助下用琶音來彈奏左手的大跨度和弦, 在彈最低的C音時踩踏板一直到右手的A音出現。

第6小節力度標記是sf,這個重音的力度是相對於樂曲剛開始p的音量。 建議可以在重音之前鬆開踏板, 這樣有助於強調這個重音。第17小節也是如此, 但要注意踏阪必須在裝飾音(Grace note) 之後再踩下,以避免和聲混濁。

第21小節開始的優美旋律需要在pp力度下精細的控制,每個和弦都可以輕輕的踩踏板。

第33小節的標記"sotto voce" 是輕聲的, 像是一段無伴奏的歌曲或小提琴的獨奏樂段,這段可以減少踏板的使用,會有一些彈性速度。

在最後兩小節,左手需要按住低音的音符,和弦相對之前有了些此微的變化,伴隨著悲傷下行的旋律線,音樂彷彿在流淚 ,音樂在悲傷的情感下結束。

Copyright © 2021 Zoe So Piano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荃灣區 全職鋼琴老師

教授小童及成人各級鋼琴及樂理課程,並提供各級樂器伴奏。歡迎查詢詳情。

聯絡方法:

Miss So/蘇老師

電話/ whatsapp : 92980277

email: zoesopiano@gmail.com